读书写作是心灵的放飞
淄博
发布人:admin
发表时间:1653103666

  李存葆: 不能只用一种调子唱歌
  20世纪80年代,小说《高山下的花环》问世,剧中梁三喜、靳开来等人物形象成为那一时代经典的英雄形象,这部作品是李存葆的成名之作。李存葆,中国文坛上赫赫有名的“读书将军”,曾以《高山下的花环》《山中,那十九座坟茔》影响了一代中国人。
  2006年4月8日,我怀着崇敬的心情,专程去北京解放军艺术学院拜访了《高山下的花环》作者、著名作家李存葆。虽然以小说享誉文坛,李存葆却从1995年开始回归散文创作。他创作的《我为捕虎者说》《鲸殇》《祖槐》《沂蒙匪事》《飘逝的绝唱》等作品相继获奖,在中国文坛影响广泛,用作家自己的话说就是“换一种调子在歌唱”。李存葆谈到,写小说,每天能写六七千字,而写散文每天最多只能写二千字。他说,自己的散文都是一句一句抠出来的。
  李存葆是我非常尊敬、仰慕、崇拜的著名作家,拜访他是我多年来的夙愿。
  在李存葆先生的家中,他把新近创作出版的《大河遗梦》《飘逝的绝唱》两本散文书籍签名赠与我,并与我合影留念。之后,李存葆询问了山东家乡的发展情况,勉励我搞好文学创作,多写精品,为繁荣家乡的文学事业作出贡献。
  肖复兴:散文不需要花拳绣腿
  2014年5月22日,肖复兴为我的散文集《祖坟》作序,那时他正在美国印第安纳。似乎很难用一段简洁准确的文字全面地概括肖复兴,但他无疑是勤奋的多面手,小说、散文、报告文学甚至剧本均有涉猎并有所成就。他的作品不仅题材广泛,并经受了时间的检验,受到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喜爱。
  “和小说、戏剧不同,一切关于精雕细刻或运筹帷幄的技术主义,对于散文的写作帮助不会很大。散文只是一种闲庭信步式的文体,月白风清也好,风雨如晦也好,需要的只是一种自然状态中的内心里一份真情的吐露。巩本勇以这样的心态和笔触来书写他的散文,我以为很好,散文本来不需要非去摆个姿势,端起架子,更不需要花拳绣腿,那样的话,往往会坏了散文。”
  我读了肖复兴序言里的文字,有很多的感受,也非常激动。
  “一般而言,新世纪伊始,属于散文。这在上一个世纪之初,就可以充分地看出来这样的眉目,所以鲁迅先生说过那个时期的小品文的成功是在诗歌和小说之上的。我们可以把散文这样特殊的现象称之为散文时代。散文时代,不是英雄的时代,却是城头频换大王旗的时代,是众神喧哗的时代,是以任何人都可以写为标志的民主化进程的时代。巩本勇的散文集《祖坟》,就是在这样散文时代背景下出现的一种。我相信,如果不是赶上了这样的时代,巩本勇也许不会出版自己的这本散文集。他心有所属并看重的,与其说是散文,不如说是故乡。他希望把自己对于家乡的一份了解、认知和情感,挥洒并浸透在笔墨之间,给家乡也给自己留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和彼此相互映照的一份纪念。”
  汪国真:既然选择了远方 便只顾风雨兼程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一如他的诗歌,他的讲座也充满哲理、饱含力量,在平和而幽默的讲述中迎来一阵阵掌声和喝彩声,这就是汪国真。2014年5月17日,第七届淄博市读书节大讲堂如期举行,千余座的现场座无虚席,2个小时的时间,大家静静聆听汪国真从诗人到书法家再到作曲家的人生经历,从转变中感悟人生,从诗歌中回忆青春。汪国真,是做客读书节大讲堂的首位诗人,因他的诗歌为青春的彷徨、迷茫、无助做了“注解”而成为读者走出人生困惑的“灵丹妙药”,因此大讲堂收到的社会效果历史空前。
  这一年,汪国真为我的首部诗集《秋日红莲湖》题写了书名。
  "春天是个流泪的季节,你别忘了打伞。"2015年4月26日凌晨2时10分,曾是一代人偶像的诗人汪国真不幸因肝癌去世。
  我爱读汪国真的诗。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汪国真以清新、隽永、真挚和富有哲理与韵律的诗征服了众多读者的心。那时候,我非常喜读汪国真的诗。他的诗歌,有的我都背得挺好,朗诵给大家听。读汪国真的诗是一种享受,不但会感受到汪国真诗歌的魅力,还能体味到人与人之间感情的纯真、善良和美好。汪国真的诗中充满着青春、理想和励志,陪伴过很多人的青春岁月。其代表作有《热爱生命》《如果生活不够慷慨》《我微笑着走向生活》《倘若才华得不到承认》《假如你不够快乐》《跨越自己》《挡不住的青春》《只要明天还在》《山高路远》《旅程》《走向远方》等。汪国真的诗恬淡、深沉,引人共鸣。其中《热爱生命》,现在读来,总能拨动我年轻时候的思绪,打动心弦。“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我不去想是否赢得爱情/既然钟情于玫瑰/就勇敢地吐露真诚 /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只要热爱生命/一切,都在意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