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读书笔记到“知识砖头”
读书
发布人:admin
发表时间:2019-04-03 14:15

山东广播网持续关注及报道:在这个知识付费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人重视读书,日本作家大岩俊之曾提出“成功人士皆为读书家”的观点。很多人奔着成就更好的自己开始拼命看书,结果大部分人持续看了一段时间后便没了热情,因为他们发现,自己看了很多书后也没有明显增长能力,更没成为成功人士。
  
  如果简单地将“读书=能力”那未免过于草率。而日本作家大岩俊之敢说“成功人士皆为读书家”,是因为他懂得如何高效地将书本知识转化为能力。他曾写过一本书——《实用性阅读指南》,这本书的副标题就是:把读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
  
  读书是为了应用,不管是理论类,技巧类,还是情感类。现在很多人讲“功利读书法”,读一本书就是为了将来有一天能用得上。这就需要你从你读过的一本本书中总结出属于你的一块块“知识砖头”(你也可以称之为“知识晶体”,或者其他好听的名字),形成思想输出的基础。即使是用来陶冶情操,比如古代诗歌,也还是要分析诗歌带来的美的感受。甚至网络小说中的爽文,爽点在哪儿,也是一种情感体验。
  
  形成“知识砖头”分为三个步骤,或者三重境界。
  
  一、能为别人讲解、转述书中的内容。
  
  当你为别人讲解书中的内容时,才会真正理解它。当你以思想输出为前提去读书时,思想输入的质量也会提升。客观的转述书里的内容,是输出的基本功。我们可以简单将其类比为一本外文书的译注。译注虽然换了一种语言,但其思想、观点包括表达方式等都是完全忠于原著的。作为读后转述者,要做的就是用精炼的语言对原著加以提炼讲解。
  
  二、完全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观点。
  
  现在的自媒体平台有一些不好的现象,叫做“洗稿”。我这里所说的“表达观点”要比洗稿高级得多。人们常说一本书只要能有20%的内容是新观点或者思想,这本书就算比较优秀了,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比如人们崇尚和平,崇尚法治,崇尚自由,是一些普适性的价值观。举个例子,比如专门研究《红楼梦》的,形成了“红学家”群体,专门研究金庸小说的,形成了“金学”,专门研究哪一朝代的历史的,形成了相应的“正说”“戏说”等。《红楼梦》里的经济学,《三国演义》里的管理学,并不是为经济学和管理学这两个学科贡献了什么新的思想与观点,不过只要你角度新颖,写出来的东西同样是有其价值的。你的观点可能没有新意,但有新的角度也行。
  
  三、通过书本的启迪,形成自己的灼见。
  
  所谓创新,就是现有知识的重新排列组合。即使现在是普适性的价值观或者理论,它们的形成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从原始社会到共产主义的人类文明长河,是无数的小溪小河汇聚而成。把每一本书的精华抽离,然后优化组装,说不定就会是一个新的世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你也是其中一份子。只是要想有所创建和贡献,你需要不断付出努力。
  
  思想输出分为口头转述和书面表达。口头转述包括演讲,聊天等形式,书面表达即自己写出文章。思想输出是检验你的“知识砖头”质量究竟如何的好办法。而最终的“知识砖头”是以更高阶的思维存储在你的大脑中。山东广播网持续关注及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