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沂州实验学校:没有“围墙”的科学校园
临沂
发布人:admin
发表时间:1659929274

  “临沂教育这十年”系列发布活动持续进行中,今天,让我们聚焦学校特色发展,走进校园、关注创新,跟小编一起听听有关科技、有关成长的那些事。
  历经20年的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临沂沂州实验学校形成了吸纳全员、覆盖全科、贯通全程的“三全科技教育”实施策略,建成了没有“围墙”的科学校园,促进了学生创新素养的全面提升。2022年,学校申报的《“全员·全科·全程”科技教育20年实践》科技教育成果荣获山东省基础教育省级成果一等奖。
  实施全员联动培育举措
  学校把专职教师、其他任课老师、行政管理人员、家庭成员、家长朋友、专家学者等吸纳到科技教育实践中来,形成学校内外互动、多元、协同的全员育人体系。
  多渠道培养科技教师。立足校内,组建联盟,统筹规划师资培养,通过制度建设、有效培训、评价引导,调动各学科教师积极研究科技创新教育并加以培养使之成为领域内的业务精英。
  多途径聘请领域专家。借助师生开展社会实践的机会,学校吸纳实践专家为科技教育辅导员;借助专家科普报告的机会,学校邀请专家继续来校指导并聘为科技教育荣誉辅导员,为学生了解科技前沿、近距离接触行业顶级专家创造机会,激发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多角度吸纳家校政社爱心人士。不拘一格,以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的需求为主要依据,邀请爱心人士参与到科技教育活动中来,实现了家校政社协同,全员育人、全空间育人。
  探索全科覆盖培育机制
  学校根据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目标,分学段、分类型确定内容序列,实行纵向衔接、横向关联、螺旋上升的培养机制。
  落实国家科技课程,保障创新素养培育基本要求。学校整体研究1-9年级的国家科技类课程,对教学内容进行纵向梳理,形成科技类课程施教内容图谱,归纳出需要落实的实验392个,另配套相适应的探究实验120个,并从实验目的、实验准备、实验流程、实验记录、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明确,确保国家科技类课程对创新素养培育要求的落实。
  开设科技校本课程,关注创新素养培育的个性化。将多年参赛的优势项目“发明创造”“机器人”等,提炼成具有学校特色的11门科技校本课程,编入开课计划,发布上网,由学生进行网上选课、走班上课;同时网上自主学习空间,确保每一名喜爱科技的学生都能获得个性化的学习支持。
  研发学科融合课程,增强创新素养培育的综合性。分析不同学科内容,跨越学科界限,归结了30个科技类融合课程的主题,形成了科技课程项目化学习策略,即:组队——选题——猜想——实践——验证——评价。并以校园科技节为平台,通过主题融合课程,为学生科技学习提供展示机会。
  形成全程贯通培育体系
  学校基于“人人都可以创新”的认知,立足九年一贯的实际,选点突破,逐步推进,探究创新素养培育的普惠性路径。
  竞赛撬动,高段先行。学校集中优秀师资,以参加DI头脑创新思维大赛、国家青少年创新大赛等为目标,对选拔出来的学生展开全方位培养,为学生树起标杆。
  贯通三年,初中普及。学校重构初中科技教育课程体系,规范实验教学,将科技教育融入学科教学,面向初中实施科技校本走班,提升学生的创新素养。
  以大带小,小初衔接。学校组织五六年级学生以动手制作简单实验为主,开设小院士和小实验家等活动,引导学生对科学事物的关注,燃起学生的科技热情。
  全员参加,全程贯通。打造科技教育进阶课程,实现对1-9年级的全程覆盖,让每个年龄段的学生都可以找到自己喜欢的科技实践活动,让每一位对某项科技课程感兴趣的学生能够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得到更深层次的培养。
  建成没有“围墙”的科学校园
  “三全科技教育”的实施策略,打破了时空界限,融合了课程资源,实现了科技教育的普及,提升了学生的创新素养,促进了老师的专业成长,扩大了学校办学影响。
  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获奖达2000余人次,有国际DI大赛银奖、机器人挑战赛金奖、发明创造国际金奖等,有国内机器人轨迹赛冠军、全国发明展览会金奖等;有56名学生成功申请了国家专利,有55篇学生论文在《发明与创新》等刊物发表;近200名学生在各项科技评比活动中荣获综合荣誉,有2位同学荣获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其中徐书晗同学在人民大会堂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被评为“齐鲁好少年”。
  教师之中有68人成长为具有学科文化教师和科技活动指导教师双重身份的“双师型”人才;有1人被评为全国高级科技辅导员、有3人被评为特级教师、4人被评为正高级教师、18人被评为高级教师,共有180人次获得优秀辅导教师称号,有28人次荣获临沂市人民政府颁发的教学成果奖。
  临沂沂州实验学校学校建成了没有“围墙”的科学校园,现为中国STEM教育2029创新行动计划领航学校、小平科技创新实验室建设学校、全国青少年科普创新示范学校、全国特色学校等,共获得50多项国际、国家及省市荣誉称号。中央电视台、《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科技日报》等媒体报道70余次;承办了全市科技教育等现场会十余次,接待130余所学校来校参观学习;在山东省创客专家报告会等平台进行经验分享20余次,受众达10000多人;发起成立了山东省中小学校科技教育联盟,向江苏省新沂市高流中学、新疆新源县别斯托别中学、济南市育文中学等省内外36所学校辐射推广应用,获得丰厚的教学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