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广播节目的创作要素与审美杠杆
综艺
发布人:admin
发表时间:1604537115

  一、基础砝码:语言面貌与地域方言因素有声语言在广播节目中最直观的目的是传情达意。我国的官方语言是普通话,因此为了满足更多听众的理解需求,广播节目的语言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普通话标准且得体,这是在听众审美杠杆上压下的第一块砝码。央视著名主持人撒贝宁曾举过这样一个例子:某期采访节目配音不够标准,出现的内容是“这个村只有一个炕,炕上有十五个人,他们每天做的工作是打脸”,让人啼笑皆非的是,该配音文案的内容是“这个村只有一个矿,矿上有十五个人,他们每天做的工作是打眼儿”。值得一提的是,南方地区部分广播中的前后鼻音仍存在一定问题,当地听众往往难以察觉,但进入北方听众耳中就尤其刺耳。因此为满足更多听众的听觉美感,竭力使吐字归音整体趋于标准,在即兴口语的细微之处尤见真章。
  同时,受众地域分布较广的广播节目,应尽可能少地使用带有地域特色的形容词、名词或副词,应追求的不是接地气而是公共认可度。部分带有地域特色,但为全国所公认的口头语除外,例如河南地区方言里的“中”、东北地区方言里的“整”等,具体的使用还要因地制宜,反复推敲。
  在语言面貌的层面,标准是一方面,得体又是一方面。不同于相声表演艺术中的“台上无大小,台下立规矩”,广播节目主持人必须把规矩时刻牢记心间,切忌说话不经大脑,张口就来。《论语》中的“从心所欲而不逾矩”恰恰是语言得体的最高标准。从心所欲并非毫无限制,任何一个节目主持人的表达必然会受到语言环境的制约。语言环境,即说话者用语言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依赖的各种因素,这些因素或表现为话语中的上下文,或引申于话语之外的主客观情景之中。语境对主持人的制约,是主持人竭力满足听众审美的直观表现。因此要做到语言得体,必要的因素是对语境的整体把控与感知,以及长期社会经验积累培育的高情商。
  二、进一步加码:表达效果与其影响要素播音主持的二度创作,普遍分为“还原”“转换”与“表达”三个部分。在此要着重提及的是“表达”的环节,表达质量最直观的体现是表达效果,即表达的内容有多少能够进入听众的心。影响表达效果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点。
  情感基调。用声音传情达意,首先要明确自己传达的内容是什么,以及要传达的对象,即“说什么”和“说给谁”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要把消息传达后对方的情绪变化也考虑在内,从而确定情感的基调。经确定的基调应符合稿件内容、当前社会局势、自身主持风格、主持人与听众的社会地位关系等多种因素,以达到情感与稿件内容的有机统一。
  表达欲与交流感,这是一对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的因素。首先要具备表达的欲望,才能产生与听众交流的感觉;而交流的感觉,又能再度刺激表达的欲望,从而构成良性循环。假若处在与听众可以直接交流的情况下,这一良性循环的作用会被无限放大。但在广播节目的创作中,与现场有观众的主持不同的是,广播节目只能面对冰冷的话筒,而无法及时接收来自听众的情感反馈,因此无论在直播还是录制的过程中,设身处地站在听众的角度考量其此时的心理活动状态,是在无反馈条件下广播节目创作的重要手段之一。表达之所以被称为表达,其特点在于单纯地道出主持人的想法,明确自身的态度与观点。表达本身并不存在说服的目的,但对于广播节目,尤其是新闻类广播节目来说,主持人必须保证自己所表达的内容为观众所信服,因此表达效果最完美的呈现模式,是在经过一系列语言、情感与逻辑重音的修饰之后,用表达完成说服的效果。以《钟山说事》的“高考天问”为例,一定程度上来说,钟山的表达状态比一般主持人更像是辩论赛中的一辩在陈述我方观点,富于情感,近乎极端主观色彩,乃至说到最后自己勃然大怒。不可否认钟山的表达也许存在追求收视率之嫌,内容上或许失之偏颇,但在感染力上其表现可以说是无可挑剔,单论其表达状态与效果而言,确实存在可取之处。
  幽默。语言的幽默风趣是节目主持人基于既定文稿的二度艺术创作,尤其在如今媒体逐渐走向扁平化的大趋势下,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有趣”作为一个新的时代审美标准应运而生。语言艺术要雅俗共赏,所谓雅,即典雅而有内涵;而所谓俗,就是要紧接地气,用风趣通俗的语言进行信息传达。需要注意的是,幽默的语言是智慧的体现,它不代表哗众取宠,更不表示主持人可以毫无顾忌地畅所欲言,我们应在适当的场合、适当的语境之下充分展现自身的幽默。而当今的一个普遍观点是,新闻类节目往往与幽默毫无联系,其实不然。典型案例就在近期的《新闻联播》中,从央视刊播国际锐评《美国是全球合作发展的绊脚石》的“满嘴跑火车”“羡慕嫉妒恨”“扎轮胎”,到此前的“令人喷饭”“政治是常态,战争是例外”。这也正如康辉在《主播说联播》中回应此事时所说:该高大上绝不低姿态,该接地气也绝不摆架子。
  三、可调节的游码:补苴罅漏的背景音乐背景音乐的作用主要是表达情感、烘托气氛、突出和深化主题,部分广播节目有时也会把音乐作为两个环节之间的衔接或过渡。由于广播节目与电视节目的制作方式与制作成本存在相当大的差异,广播节目通常没有条件制作原创的背景音乐,因此大多数节目会选择现成的音乐作为背景音乐,甚至《焦点访谈》《百家讲坛》等都曾使用过来自日本动漫的背景音乐。
  选择背景音乐时,需要对广播稿件的内容、传达的思想观念与情感基调进行整体把控,充分考量节目的时代特征、内容气氛、节目风格与自身的表达风格,在此基础上还要站在听众的角度考虑,使背景音乐对气氛的渲染恰到好处,做到“煽情”而不“滥情”,引起“共鸣”而不是“共振”。同时,背景音乐不能过于零碎,音乐长度要适中,不同音乐片段的衔接之处要反复进行调整,以求得听觉感官上的总体和谐,真正使背景音乐融入节目。
  背景音乐的另一作用并不常被提及,其能在一定程度上掩盖语音面貌的缺陷。在同时接受到两种不同频率的声波时,人对声波的感知与注意力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分散。注意力分散的程度因人而异,但不论该程度大与小,都比“只接受一种频率的声波,注意力全部集中在这一种声波上”要好得多。因此在背景音乐的作用下,听众分布在语音方面的注意力就会有所下降,由此达到掩盖语音面貌缺陷的效果,恰如其分地对有声语言进行了补苴罅漏。当然,借“弦外之音”弥补语音缺陷是一种取巧的手段,但是,就保证节目的完整性、给予听众更优质听觉美感的视角看来,“弦外之音”却是不可或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