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读书 > > 超实用读书方法
超实用读书方法
读书
发布人:admin
发表时间:2019-09-29 14:27

1.紧扣主题
 
紧扣自己的主题,有选择地看自己在乎的内容,比如主题是春天,那么在翻阅书的时候,就去寻找春天的词句,其余的内容就可以略去。
 
2.诵读法
 
国学的邱老师就强调,学国学要吟诵,他认为吟诵可以增加记忆。所以他在国学课上,要求学生诵读。我认为这样的读书方法还是很有效的。
 
3.批注法
 
我以前看邱老师的国学书,我是边看边批注。批注什么呢?无外乎是跟文本内容相关的诗句、名句。这样一来,我对书本认识更深,也把自己已学的知识归纳起来了。最后,我把这本书送给一个学生了。
 
4.研究法
 
我记得在网上听《百家讲坛》或大学公开课的时候,教授经常举例:《汉书艺文志》《文苑》《裴松志注》等,他们为了研究好一个作品,往往要查阅很多资料,这就像我大学写的论文。
 
5.记忆整理法
 
当我们闲来无事的时候,特别是赶车和睡觉,就可以慢慢将自己看过的书回忆起来。
 
6.左思法
 
那个令洛阳纸贵的人,用了十年才写成的《三都赋》,我记得他读书的方法就比较奇特,只要看到好句子就会写下来,所以他家的墙壁上贴满了纸。
 
7. 线索法
 
读一本书,要把握好文章的线索,比如人线、物线、感情线等等,写一篇记叙文,也要有顺序地写。所以在看书的时候,不必细嚼慢咽,抓住文章的主要脉络去读即可。
 
8.课堂内外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老师在课堂上只能讲基本的知识,尤其是大学老师,而剩下的就要靠自己去看,去琢磨。我们不妨在看课外书的时候,有选择地去读。比如老师刚上了《古代文学之唐代》,那么我们要看的课外书就要选取唐人的诗词、传奇等。
 
9.立志
 
读书要立志。“学而优则仕”,你读书是要考取功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吗?还是说读书只是为了陶冶情操,还是为了拓展自己的视野,还是为了投稿,还是为了茶余饭后的谈资?读书要有明确的志向,不然就会迷失自己。
 
10.博观约取
 
博观约取,厚积薄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肯定要广博,尽可能吸收前人的智慧,正所谓“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大。
 
11.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在一篇文言文里,有人想要去求学,那位老师没有教他,让他回去读100遍,自然就明白书中的道理了。我就想起苏轼读《汉书》,读了很多遍,这是一种勤奋的表演。这好比我们读四大名著,每次读感觉就不一样的,收获是层层递进的。
 
12.对比法
 
对比这种修辞手法,还可以运用到读书上面。我比较喜欢的两本书《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和《我的世界只差一个你》,我无意间把他们进行对比,发现书中的故事构思完全不一样,前者更让人感动。我也会把《瓦尔登湖》《鲁滨孙漂流记》《地心游记》《夜叉国》贝尔探险进行对比,找出他们之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13.角色法
 
“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在读书的时候,无意当中就要加入主观想法,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我们可以将自己作为普通读书,粗略地读一遍。然后,去以欣赏技法技巧再读一遍。再以创作者的身份,认真揣摩作者的心思,再认真地读上一遍。最后再以导演的身份,去安排书中的角色表演,读一遍。
 
14.局部与整体
 
将粗读与细读有机地结合起来,读书是一个综合的方法,不可“偏食”。粗读是为了抓住大略,细读是为了钻研书中的精髓。二者必不可少。
 
15.无用乃大用
 
我们往往发现,无意中读的一本书,在若干年后写作的时候用上了,或者在聊天的时候用上了,或者在工作的时候用上了。有时候,不要因为兴趣和目的,刻意地去选取同一类别的书,可以多翻翻其他类别的书,这样是为以后打下基础。
 
16.整理法
 
其实每读一本书,都应该记住作者、作者作品、出版信息、内容简介、写作背景、经典句子等,这些都可以用笔记下来,方便以后查看。
 
17.取舍法
 
那天,同事跟我说,他现在看到一本书,随便一翻就知道是不是好书。确实,我们书看多了自然就有分辨能力,不用别人介绍自己就能说个子丑寅卯,知道哪些书是好的,哪些书是坏的,哪些书要精读,哪些书要泛读。
 
18.无形与有形
 
我们不但要读书本这样有形的,还要读社会这本无形的书。都说社会是一所大学,我看女人也是一所大学,都是奥妙无比。这大概就是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吧。
 
19.功夫不负有心人
 
我看书不多,但是只要有书都要翻一番,都要去把玩把玩。我不是中文系毕业的,但无意间同事借我《茶花女》《人间草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这让我对中文系的教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来就仔细专研中文系。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在寻寻觅觅中,找到了自己的定位。读书就是一个寻宝的过程,没有地图,但是一直在路上。
 
20.教学与猎奇
 
我看书主要是为了教学和写作,要不是因为这个,我才懒得看书。所以,我在看书的时候,有意地多看作文知识、阅读技巧、基础知识、名家名篇。但是我不能光看这些啊,这样会营养不均衡的。所以,为了扩大知识量,我还要看舞蹈、考古、心理学等知识,将教学和猎奇结合,这样我的知识库才是新鲜的活跃的。
 
21.偏爱
 
人和人是不同的。我有个学生,他就比较喜欢看科幻类的书,最后他写的作文就比较偏重科幻,确实写得好。我还有个学生,他比较喜欢看动物小说,最后写的动物作文就有模有样。有时候,我们不妨根据自己的喜好去选择书,别听他人意见,我以前看仓央嘉措的诗集,他们以为那是佛教的书,我也是醉了。
 
22. 说我想写,写我想说
 
我经常干的一件事就是将自己写的文章或看过的书生动地念给别人听,讲得眉飞色舞,别人也是听得津津有味。我有时候,也会把与他人聊天记录下来,作为写作素材。将说和写结合起来的好处是在以后看书的时候,印象会特别深,几乎可以做到过目不忘,看过就能记住,转身讲给别人听。这样一来,写作也是水到渠成。
 
23. 分步法
 
一本书,首先翻翻它的目录了解大概,在选取喜欢的重要的章节阅读,我看《读者》就是如此。最后再选取重要的,有价值的内容,认真研读。
 
24.通识学习
 
不能受限于自己的职业,自己的专业。如果是学医的,不能只是看医书。如果是学书法的,也不能只是看书法的。这样会孤陋而寡闻。知识是无边疆的。
 
25.问
 
我记得有句名言说,凡事都在问。不懂就要问。所以读书的时候,也可以带着问题就读。
 
26.听
 
我们还可以通过评书、戏剧、百家讲坛等听书,我在听网络节目的时候,获取了大量的知识,为我以后看纸质书打好了基础。
 
27.金句法
 
我们读书,不妨抓住文中的金句,然后在进行联想,争取能将那部分内容复原。
 
28.各个击破
 
我在床头放了本《中国通史》,虽然看起来很烧脑,但是我学会了一点,就是在看书的时候,要研究透每个领域。比如书中的《婚姻》《祭祀》《姓氏》等。
 
29.学以致用。
 
那个纸上谈兵的赵括就忘了这点吧!理论要和实践结合。看的书要指导我们日常的生活,而日常生活中得到的新知也可以和理论相呼应,相得益彰。闭门造车是不可取的。所以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生活中去求证。
 
30.蚕食法
 
读书不能囫囵吞枣,那样只会半途而废。我们要通过各种手段,读懂一段,再读下一段,读懂一节再读下一节,读懂一本书再读下一本。不可看完一本书的开头,就看下一本书。
 
31.从厚到薄
 
早都听过深入浅出,读的时候要尽量进入深刻,在教学和写作的过程中,又要高度地浓缩和概括,将书中的要义讲出来。
 
32.先易后难
 
读书还可以将难点搁置,以后再处理,说不定有点茅塞顿开,恍然大悟。
 
33.碎片化阅读
 
现在的工作和生活节奏加快,我们不妨在碎片化的时间利用起来读书,可以是听书,看电子书,或者在包里放一本纸质的书,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丰富自己。
 
34. 另类背诵法
 
读书的时候,将我们喜欢的篇章用自己喜欢的笔和纸摘录下来,然后朗读和背诵,然后将纸撕掉再回忆。只要回忆不上,再抄下来,背诵,撕掉……
 
35.自律法
 
每天给自己确定读书的目标,比如要读某书多少页,摘录多少句,写多少读书笔记。过段时间,再回过头背诵这些书目。
 
36.读好书
 
我们首先要选取好书,适合自己的书。尽信书,不如无书。我们也不能完全随着书中的观点走,要有自己的想法,批判性地看。
 
37.惰与傲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读书要勤奋,不要怕吃苦。读书要虚怀若谷,遇到不懂的,要向高人请教,不能死读书。
 
38.贴墙法
 
我们可以用便签纸,将自己喜欢的内容抄下来贴在墙上,随时经过那就可以背诵,多好的方法啊!等墙上挂满了,就取下来,再贴上新的内容。
 
39.重视注释
 
我们读书要重视注释,注释是帮助我们理解的,千万不可略去。特别是赋,光读注释就可以收获很多。
 
40.每日事每日毕
 
当天计划读完的内容,一定要想一切办法读完,不可拖到第二天。
 
41.拓展法
 
一本书中,作者会引用很多书,或者在书的末尾也会写上推荐书目,我们可以用这种方式去拓展阅读。
 
42.温故知新
 
我们读完后面的内容,要回过头结合前面的内容读一读,这样知识才牢固。
 
43.构思法
 
对于一本书,我们看到题目和故事梗概,可以先构思书中的内容,然后再看的时候和构思进行对比,找出异同。
 
44.经典法
 
以前,我听一个朋友说:“读完四大名著就可以了。”倒不是说只读这四本书,说明读书要选取中外经典著作,这样我们才能吸取营养。所以,我后来看书更喜欢看古文,而不是现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