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市:生活垃圾变身绿色资源
聊城
发布人:admin
发表时间:1658197518

  倒车、自动挂钩、升箱、卡位……不到5分钟时间,载重10吨的垃圾压缩箱便被装满了。7月6日一大早,在聊城城区二干路一垃圾转运站,市城管局环境卫生管理服务中心清运科二中队队员布乃文熟练地操作着垃圾清运车。半个多小时后,这车垃圾将被运送至聊城康达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在那里,经过发酵、除湿等预处理流程,这10吨生活垃圾将被用于发电和用作制砖材料。
  生活垃圾的处理是推进生态环境治理的关键环节。为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部署,市城管局积极推动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置体系建设,逐步提高我市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水平。
  60多岁的李玉珍是东昌府区柳园街道柳园小区的居民,现在她已经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都要投放两次厨余垃圾。李玉珍随身携带着一张印有“垃圾分类智能环保屋居民卡”字样的卡片,投放垃圾时,只需刷一下卡,再按一下环保屋上的垃圾分类按钮,相应投放口就会自动打开。
  “每次投放完垃圾就能兑换积分,积分能兑换日用品,多好的事。”李玉珍感慨地说,小区实行垃圾分类后,居民参与的热情越来越高,乱堆乱放物品的现象没有了,小区环境变好了。其实,像柳园小区这样,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的小区越来越多。
  垃圾分类的首要关口在源头分类。我市通过先行试点,不断探索总结经验,推动全市垃圾分类工作顺利开展,逐步实现扩面增量的目的。目前,市城区和县城所有公共机构、1228个居民小区已实行生活垃圾分类(主城区917个,其他县市区311个),共配置分类垃圾桶4.3万个,改造或新建生活垃圾分类房(亭)991个,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宣教基地5处,新增厨余垃圾就地处理设施2处,覆盖居民44.8万户。
  垃圾转运站是对垃圾进行处理的关键场所,而提起垃圾转运站,人们就会联想到污水横流、臭气扑鼻的场景。不过,聊城市城区的各个垃圾转运站却是另一番景象:实现了收运全封闭,垃圾不落地,内外环境整洁,地面被冲洗得干干净净,没有任何杂物,转运站内几乎闻不到任何刺鼻的气味。
  为减少环境污染,我市不断加强生活垃圾收集、转运等环节污染防治,消除环境污染隐患,有效提升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管理能力,加大转运站消杀除臭频次,保持其内外环境干净卫生。市城区和县城96座生活垃圾转运站全部配备渗滤液收集设施,实现了渗滤液收集后集中处置,做到了日产日清。
  今年6月,聊城康达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二期工程试运行,增加生活垃圾日焚烧处理量400吨,该厂生活垃圾日焚烧处理总量提升至1000吨。截至目前,市城区和县城建成生活垃圾焚烧厂6座,生活垃圾日处理量达4200吨,全部焚烧处理。生活垃圾常态化收集、密闭化运输、无害化处理体系基本形成,垃圾处理进入“绿色”新时代。
  “今年上半年,聊城康达生活垃圾焚烧厂共入炉焚烧处理生活垃圾11.71万吨,发电4512万千瓦时。”市城管局环境卫生管理服务中心固废服务科负责人杨博说。
  我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变废为宝,缓解了生活垃圾处理压力,产生了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