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淄博 > > 知音李英建
知音李英建
淄博
发布人:admin
发表时间:1657508887

  天下友无数,以投缘为佳,世间之爱无穷,以知音为贵。
  我同李英建先生的缘分始于2011年。那年1月15日山东商联书画院成立,我们作为嘉宾受邀参加,巧合的是我俩被安排在南郊宾馆一个房间。虽初次见面,但共同的爱好让我们一见如故,尤其他深厚的文学修养、扎实的艺术功底,令我敬佩和印象深刻。
  英建的家乡在潍坊市临朐县革命老区,他自幼习画,考入南京艺术学院国画系,后来又考入天津美院,师从著名画家霍春阳先生。
  二十多年前,因为事业与生计的需要,他身背画夹来到青岛,开始了他的艺术寻梦。他以画笔为媒,致力于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他尤爱画竹,在其居住的地方,房前楼后都种有竹子。他能长时间地站着、蹲着、坐着观赏竹子的变化,静静地观其形,用心察其象,细细揣摩。回到画室,他大胆落笔,笔耕不辍,可谓胸有成竹,收获梦想。
  自古至今有许多画竹、爱竹名家,“胸有成竹”典故就出自北宋画竹名家文与可。提到文与可,第一反应就是竹子。没错,文与可和竹子有着密不可分的缘分。文与可,也就是文同,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他喜欢作诗作画,尤以画竹最为著名。文同的表弟苏轼更有名言流传后世:“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英建亦是爱竹之人,除长年欣赏自家庭院的竹子,他每年还要抽出几个月到各地寻访竹林。竹林各有千秋,他能取其特别的一枝一叶写生,回家再精心制作,犹如采矿炼钢一般,先去挖掘材料,然后再加工,沙里淘金,百练不厌。通过点、线、墨、色的不同处理,用其独特的绘画语言表现出竹子的清雅、淡泊、刚正、苍劲等诸多特征。英建笔下的竹叶圆润细长,除了“介”与“个”的画法外,竹有新枝,叶有大小,长短相交,疏密有致,且浓淡相映成趣。
  英建潜心问艺,孜孜以求。就好比打井,打得愈深,获取的水愈甘冽清醇。他对我说:“我们这代人原本底子就薄,再不争分夺秒‘恶补’,积蓄文化涵养,最终会落个徒具功力技巧而浪得虚名而已。”他对时代、对文化传统心存敬畏,对自己要求异常苛刻,也正是学习古人那种头悬梁、锥刺股的坚韧不拔精神,才支撑着他一直坚持艺术行进。
  古今中外,任何艺术都是时代的产物。明末清初著名画家石涛说过:“笔墨当随时代”。在中国美协、江苏省委宣传部联合开展的以宣传新农村、讴歌新时代为内容的文学艺术创作活动中,英建的美术画作在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并荣获优秀奖,被江苏省美术馆永久收藏。
  英建始终坚持艺术要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要注重传统和现代相互融合,突出一个“新”字,着力表达乡村振兴后的新气象、新变化。在创作题材中,他选择了装有摄像头、太阳能光伏、空调和暖气、小康门球场等现代农村人使用的设施,还选择了农家传统大门前停放的轿车,小二层楼上晒放的玉米囤等形象,直观地反映了乡村变化,折射出劳动创造幸福、实干成就伟业的时代价值。在创作色调上,他坚持以黑白灰为主,强调写实,注重色彩对比,从而形成视觉冲击力,呈现乡村振兴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蓬勃发展的生机与活力。
  而最令人赞誉的是,他把获得的五万元奖金全部用于文化教育、交流和传播,免费举办中小学生、老年学员的书法、绘画爱心培训,也曾多次走进军营开展文化拥军活动,还受邀参加宋庆龄基金会组织的文化交流活动。每年春节期间,他都积极参与当地政府组织的慰问驻青岛西海岸新区的台湾同胞和困难台属活动。
  苦心人,天不负。李英建的作品曾多次被人民大会堂、西安博物馆、海东群艺馆、宁夏画院及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乃至欧美地区的博物馆或藏家收藏。
  一件优秀艺术作品,考量的是艺术家对社会负责、对自己负责的担当情怀。优秀的作品,始终都和作者的艺术修养、个人感悟、品位技艺以及鲜明格调紧密相关,我认为英建先生就是这样的一位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