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淄博 > > “比邻”徐夜
“比邻”徐夜
淄博
发布人:admin
发表时间:1657075419

  我是在马踏湖畔长大的。这儿素有“北国江南”的美称。从很小的时候,我就知道湖里的“徐夜书屋”,但儿时的感觉是清冷凄凉,我不喜欢。
  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我对徐夜有了更多的了解,慢慢走进这位“高邻”的精神世界。一天,我又来到徐夜书屋这个并不热门的景点,拜访我的邻居。
  石子铺筑的小路蜿蜒向前,两侧的树木交相掩映,只有偶然被惊起的小鸟相伴。走在小路上,忽的想起“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这两句诗。大概百米的路端,一座院落掩映在层层叠叠的树木间。两扇木门加上两个门环,并无任何雕饰,只有风雨留下些斑驳的印记。门上一块牌匾,书“徐夜书屋”四字,看起来并不古老,想是近年新换上的。
  轻轻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书屋的全貌便一览无余了。三间小屋,一个小院,徐夜曾立身于此,静听虫鸣鸟叫,风雨萧条。我静静地望着,恍惚间,仿佛听到一阵悠悠的琴声从屋内飘扬而出,随着几缕微风消散于世间。“端坐抚素琴,可以理朝饥”,我听到他这样吟诵着。
  迈步向屋内走去,阳光斜斜地射入屋内,数千万微尘在阳光中肆意飞舞。在那张破旧的木桌旁,我看到了城破后失意的他。曾经意气风发、才华横溢的少年早已随那破败的城墙消失无踪——山河易主,亲人离世,心高气傲的他果断抛却了仕途,在这座小院中忠于故国,躬耕自足。“所以嗟来食,宁死不肯茹”,我看到他这样挥笔写道。
  “故国千年恨,他乡九日心”,他曾这样向顾炎武感慨着。在战乱和变革中,徐夜默默体味着人世寒凉:国家灭亡,门庭衰败,至亲罹难……现实的险恶与政治的黑暗使他仰慕起先贤:追随嵇康改字“嵇庵”,又将“元善”一名改作“夜”,从此隐居山林回归自然,用这样的方式怀念着自己的故国,对抗着世间的黑暗。
  环视屋内,几把破旧的农具懒散地倚靠在墙角。我看到他扛起锄头向屋外走去。天还未亮,他走在那蜿蜒的小径上轻声咏着“清晨荷锄出,田间人尚稀。观物适自然,时见朝雉飞。”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他同其他乡民一样“感彼生物勤,节候曾不违”,在田间勤恳地耕耘着。
  我在这小屋中逗留许久,猛然抬头望向窗外时,才惊觉天早已昏沉了。我向门外望去,便看见他携夕阳而归,带着田间的泥土与迎面的微风,与稚子嬉闹着。踏入院中,便暖一壶酒填满空虚的胃,留一盏小小的灯火作伴,合衣睡去,再无杂念。
  我放轻脚步,悄悄带上那两扇木门,不愿惊扰了他的好梦。月光透过那层层的树影铺满了来时的路——是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