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名有故事丨明代古槐今犹在 传统绝活再逢春
聊城
发布人:admin
发表时间:1670220781

  “冠县北馆陶镇政府驻地西南有一个小村庄叫郎庄,总人口仅300多人,但是如果提到该村仍在流传的一项民间技艺,相信很多人都会刮目相看,那就是郎庄面塑。”11月28日,冠县融媒体中心六级职员戴敬仁说。
  元朝末年,由于战乱、灾荒、瘟疫等因素,鲁西一带人口锐减,田园一片荒芜,村落多成废墟。明朝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前后,朝廷两次从山西迁民到山东安家落户,当时有郎姓兄弟二人从山西来到鲁西,在馆陶县城(今冠县北馆陶镇)西南2.5公里处立村定居,从此该村便因姓得名,叫郎庄。后来又有李姓等人家迁来居住。
  郎庄人的先祖把从故土带来的槐树种子种在新家园,悉心照料,形成了家家门口有槐树的景象。他们将槐树视作家乡的标志,每年农历二月二,来到槐树下烧香祭祖,在树上系红绳,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有一棵明代种植的大槐树至今仍然枝繁叶茂,陪伴着一代又一代郎庄人成长。在大槐树上系红绳、在大槐树前烧香的传统从未间断。时代向前,生活越来越好,村民的祈福内容也由祈求温饱变成祈求健康。
  至于郎庄面塑发源于何时,由于冠县曾屡遭浩劫,不少文献资料散失殆尽,至今无法考证出面塑的完整传承谱系,只能根据村里现存的家谱及老艺人的回忆,追溯至清朝中后期。
  郎庄面塑的传承方式主要为家族传承,在郎庄从事面塑的为郎、李二姓,其中郎姓面塑最早可追溯到清道光年间,第一代传承人为朗思忠,李姓面塑最早追溯到清嘉庆年间,第一代传承人为李清莱。
  面塑俗称“面老虎儿”,花样丰富,题材广泛,造型精美,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著名民间工艺美术专家鲍家虎赞其为“民间工艺品中的一枝奇葩”。郎庄面塑大的约15厘米高,小的高约6厘米,且取材广泛,十二生肖、历史传说、神话故事、戏曲故事、花鸟虫鱼、菜蔬水果样样俱全,比如关公、八仙、刘海戏金蟾、哪吒闹海、赵匡胤借头、猪八戒背媳妇、金鱼、蝉、青蛙、公鸡、老虎、猴、春燕、瓜果、花篮等,应有尽有。
  郎庄面塑用精麦发面,制作简单,用捏、揉、剥、粘等方法造型,用剪刀、梳子做细部及装饰,蒸熟后上色点彩、涂胶,然后晾干,做成的面塑表面光亮,不易干裂。面塑为半浮雕式圆雕造型,经过蒸熟“发胖”,显现出一种浑厚的造型美。
  郎庄面塑着色也很大胆,常涂以大块的红、黄、绿等原色,间以多变的线条,再用少量的钴蓝和白粉点缀成花骨朵和小梅花,最后用墨绿勾画出人物眉眼和发色,造成色相对比,使面塑色彩更加活泼跳动、绚丽多彩,其特点活泼而有情趣,造型夸张、简练,大面积色块中又不乏细致刻画,展现了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生活向往。
  戴敬仁说,早年间的郎庄面塑带有迷信色彩,有的村民将其当作贡品,有的村民将其放在家中镇宅,还有的村民将其悬挂在脖子上趋吉避凶。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郎庄家家户户都会做面塑,因此生活富足。当时,卖一斤面老虎的钱可以买二斤多白面,相当于挣了一斤多面。
  改革开放以后,郎庄面塑焕发第二春。当时,农忙过后村民没有别的事儿干,就是捏面塑,推着地排车去赶大集、赶庙会,郎庄面塑每次都是销售一空。
  进入本世纪,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丰富,郎庄面塑遭遇过一段“冷落期”。不过,优秀的传统文化有其独特的价值。2008年6月14日,郎庄面塑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项传统绝活再次迎来发展的春天。如今,社会各个层面都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郎庄面塑也非常受欢迎。